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22章14節至 23章56節




 晚餐與建立聖體聖事 

  1. 到了時候,耶穌就入席,宗徒也同衪一起。
  2. 耶穌對他們說:「我渴望而又渴望,在我受難以前,同你們吃這一次逾越節晚餐。
  3. 我告訴你們:非等到它在天主的國裡成全了,我決不再吃它。 」
  4. 耶穌接過杯來,祝謝了說:「你們把這杯拿去,彼此分著喝吧!
  5. 我告訴你們:從今以後,非等到天主的國來臨了,我決不再喝這葡萄汁了。」
  6. 耶穌拿起餅來,祝謝了,擘開,遞給他們說:「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而捨棄的。 你們應行此禮,為紀念我。」
  7. 晚餐以後,耶穌同樣拿起杯來,說:「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。

揭露負賣者 

  1. 但是,看,負賣我者的手同我一起在桌子上。
  2. 人子固然要依照所預定的離去,但那負賣人子的人是有禍的。」
  3. 他們便彼此相問,他們中那一個要做這事。

對宗徒最後的訓言 

  1. 在他們中又起了爭論:他們中數著誰最大﹖
  2. 耶穌給他們說:「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們, 那有權管治他們的,稱為恩主;
  3. 但你們卻不要這樣:你們中最大的,要成為最小的;為領袖的,要成為服事人的。
  4. 是誰大呢﹖是坐席的,還是服事人的﹖不是坐席的嗎﹖可是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。
  5. 在我的困難中,與我常常相偕的,就是你們
  6. 所以,我將王權給你們預備下,正如我父給我預備下了一樣;
  7. 為使你們在我的國裏,一同在我的筳席上吃喝,並坐在寶座上,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。
  8. 西滿,西滿,看,撒殫求得了許可,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。
  9. 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,為叫你的信德不致喪失,待你回頭以後,要堅固你的兄弟。 」
  10. 伯多祿向衪說:「主,我已經預備同你一起下獄,同去受死。」
  11. 耶穌說:「伯多祿,我告訴你:今天雞還未叫以前,你要三次說不認識我。」
  12. 然後又給他們說:「我以前派遣你們的時候,沒有帶錢囊、口袋及鞋,你們缺少了什麼沒有﹖」他們說:「什麼也沒有缺。」
  13. 耶穌向他們說:「可是如今,有錢囊的,應當帶著;有口袋的也一樣;沒有劍的,應當賣去自己的外衣,去買一把。
  14. 我告訴你們:經上所載:『衪被列於叛逆之中』的這句話,必要應驗在我身上,因為那有關我的事,快要終結。 」
  15. 他們說:「主,看,這裏有兩把劍。」耶穌給他們說:「夠了!」

山園祈禱 

  1. 耶穌出來,照常往橄欖上去,門徒也跟著去了。
  2. 到了那地方,耶穌便給他們說:「你們應該祈禱,免得陷於誘惑。」
  3. 遂離開他們,約有投石那麼遠, 屈膝祈禱,
  4. 說:「父啊!你如果願意,請給我免去這杯吧! 但不要隨我的意願,惟照你的意願成就吧!」
  5. 有一位天使,從天上顯現給衪,加強衪的力量。
  6. 衪在極度恐慌中,祈禱越發懇切; 衪的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。
  7. 衪從祈禱中起來,來到門徒那裏,看見他們都因憂悶睡著了,
  8. 就給他們說:「你們怎麼睡覺呢﹖起來祈禱吧! 免得陷於誘感。」

耶穌被捕 

  1. 耶穌還說話的時候,來了一群人,那十二人之一,洺叫猶達斯的,走在他們前面;他走近了耶穌,要口親衪。
  2. 耶穌給他說:「猶達斯, 你用口親來負賣人子嗎﹖」
  3. 耶穌左右的人一見要發生的事, 就說:「主,我們可以用劍砍嗎﹖」
  4. 他們中有一個人用劍砍了大司祭的僕人,把他的右耳削了下來。
  5. 耶穌說道:「至此為止。 」就摸了摸那人的耳朵,治好了他。
  6. 耶穌對那些來到衪跟前的司祭長,和聖殿警官並長老說:「你們拿著刀劍棍棒出來,好像對付強盜嗎﹖
  7. 我天天同你們在聖殿裏的時候,你們沒有下手拿我;但現在是你們的時候,是黑暗的權勢!」

伯多祿三次背主 

  1. 他們既拿住耶穌,就帶著解到大司祭的住它。 伯多祿遠遠地跟著。
  2. 他們在庭院中間生了火,一起環坐,伯多祿也坐在他們中間。
  3. 有一個使女看見他面對火光坐著,便定睛注視他說:「這個人也是同他一起的。」
  4. 伯多祿否認說:「女人,我不認識他。」
  5. 過了不久,另一個人看見他說:「你也是他們中的。」伯多祿說:「你這個人,我不是!」
  6. 約隔一個時辰,又有一個人肯定說:「這個人,確是同他一起的,因為他是加里肋亞人。」
  7. 伯多祿說:「你這個人!我不慬你說的。 」他還說話的時候,雞便叫了。
  8. 主轉過身來,看了看伯多祿,伯多祿就想起主對他說的話來:「今天雞叫以前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 」
  9. 伯多祿一到外面,就悽慘地哭起來了。
  10. 那些羈押耶穌的人,戲弄衪、打衪;
  11. 又蒙起衪來,問衪說:「你猜一猜: 是誰打你﹖」
  12. 他們還說了許多別的侮辱衪的話。

公議會審判耶穌 

  1. 天一亮,民間長老及司祭長並經師集合起來,把耶穌帶到他們的公議會裏,說:
  2. 「如果你是默西亞,就告訴我們吧!」耶穌回答他們說:「即便我告訴你們,他們也不會相信。
  3. 如果我問,你們也決不回答。
  4. 從今以後,人子要坐在大能者天主的右邊。」
  5. 眾人於是說:「那麼,你就是天主子了﹖」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說了,我就是。 」
  6. 他們說:「我們何必還需要見證呢﹖我們親自從他的口中聽見了。」

第二十三章

比拉多初審耶穌 

  1. 於是,他們全體起來, 把耶穌押送到比拉多面前,
  2. 開始控告衪說:「我們查得這個人煽惑我們的民族,阻止給凱撒納稅,且自稱為默西亞君王。」
  3. 比拉多遂問耶穌說:「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﹖」耶穌回答說:「你說的是。」
  4. 比拉多對司祭長及群眾說:「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。」
  5. 他們越發堅持說:「他在猶太全境,從加里肋亞起,直到這裏施教,煽惑民眾。」

解送黑落德前 

  1. 比拉多聽了,就問耶穌是不是加里肋亞人。
  2. 既知道他屬黑落德統治,就把他轉送到黑落德那裏。這幾天,黑落德也在耶路撒冷。
  3. 黑落德見了耶穌,不勝欣喜,原來他早就願意看看耶穌,因為他曾聽說過關於耶穌的事,也指望他顯個奇蹟。
  4. 於是,問了耶穌許多事,但耶穌什麼都不回答。
  5. 司祭長及經師站在那裡, 極力控告衪。
  6. 黑落德及自己的待衛鄙視衪,戲笑衪,並給衪穿上華麗的長袍,把衪解回比拉多那裏。
  7. 黑落德與比拉多就在那一天彼此成了朋友,因為他們原先彼此有仇。

耶穌被判死刑 

  1. 比拉多召集司祭長、官吏及人民來,
  2. 對他們說:「你們給我送這個人來,好像是一個煽動民眾的人。看,我在你們面前審問了他,而你們告他的罪狀,我在這人身上並查不出一條來,
  3. 而且黑落德也沒有查出,因而又把他解回到我們這裏來,足見他沒有做過應死的事。
  4. 所以,我懲治他以後,便釋放他。 」
  5. 每逢節日,他必須照例給他們釋放一個囚犯。
  6. 他們卻齊聲喊叫說:「除掉這個人,給我們釋放巴拉巴。」
  7. 巴拉巴卻是為了在城中作亂殺人而下獄的。
  8. 比拉多又向他們聲明,願意釋放耶穌。
  9. 他們卻不斷地喊叫說:「釘在十字架上,釘他在十字架上!」
  10. 比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:「這人到底作了什麼惡事﹖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麼應死的罪狀來。所以我懲治他以後,便釋放他。 」
  11. 但是他們仍厲聲逼迫,要求釘衪在十字架上。他們的喊聲,越來越厲害。
  12. 比拉多遂宣判:照他們所請求的執行,
  13. 便釋放了他們所要求的那個因作亂殺人而下獄的犯人;至於耶穌,卻交出來,讓他們隨意處理。

十字架苦路 

  1. 他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,抓住一個從田間來的基勒乃人西滿,把十字架放在他身上,叫他在耶穌後面背著。
  2. 有許多人民及婦女跟隨著耶穌,婦女搥胸痛哭衪。
  3. 耶穌轉身向她們說:「耶路撒冷女子! 你們不要哭我,但應哭妳們自己及妳們的子女,
  4. 因為日子將到,那時, 人要說:那荒胎的,那沒有生產過的胎,和沒有哺養過的乳,是有福的。
  5. 那時,人要開始對高山說:倒在我們身上吧! 對丘陵說:蓋起我們來吧!
  6. 如果對於青綠的樹木,他們還這樣做,對於枯槁的樹木,又將怎樣呢﹖
  7. 另有二個凶犯,也被帶去,同耶穌一同受死。

被釘在十字架上 

  1. 他們既到了那名叫髑髏的地方,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;也釘了那兩個凶犯:一個在右邊,一個在左邊。
  2. 耶穌說:「父啊,寬赦他們吧! 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。 」他們拈鬮分了衪的衣服。
  3. 民眾站著觀望。首領們嗤笑說:「別人,他救了;如果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,被選者,就救他自己吧!」
  4. 兵士也戲弄衪,前來把醋給衪遞上去, 說:
  5. 「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王,就救你自己吧!」
  6. 在衪上頭還有一塊用希臘文、拉丁及希伯來文字寫的罪狀牌:「這是猶太人的君王。 」
  7. 懸掛著的凶犯中,有一個侮辱耶穌說:「你不是默西亞嗎﹖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!」
  8. 另一個凶犯應聲責斥他說:「你既然受同樣的刑罰, 連天主你都不怕嗎﹖
  9. 這對我們是理所當然的,因為我們所受的,正配我們所行的;但是,這個人從未做過什麼不正當的事。 」
  10. 隨後說:「耶穌,當你來為王時,請你紀念我!」
  11. 耶穌給他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: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。 」

耶穌斷氣 

  1. 這時,大約已是第六時辰,遍地都昏暗了,直到第九時辰。
  2. 太陽失去了光,聖所的帳幔從中間裂開,
  3. 耶穌大聲呼喊說:「父啊! 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。」說完這話,便了氣。
  4. 百夫長看見所發生的事,遂光榮天主說:「這人實在是一個義人。 」
  5. 所有同來看這景象的群眾,見了這些情形,都搥著胸膛,回去了。
  6. 所有與耶穌相識的人,和那些由加里肋亞隨侍衪的婦女們,遠遠地站著,觀看這些事。

埋葬耶穌 

  1. 有一個人名叫若瑟,是一個議員,又是一個善良公正的人。
  2. 他原是猶太阿黎瑪特雅城人,一向期待天主的國;他沒有贊同其他人的計謀和作為。
  3. 他去見比拉多,要求耶穌的遺體。
  4. 他把遺體卸下,用殮布裹好,安葬在由巖石鑿成,而尚未葬過人的墓穴裏。
  5. 那天是預備日,安息日快到了。
  6. 從加里肋亞同耶穌來的那些婦女,在後邊跟著,觀看那墓穴,並觀看耶穌的遺體,是怎麼安葬的。
  7. 她們回去,就預備下香料和香膏。安息日,她們依照誡命安息。

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

30分鐘教你知-感恩祭 (三)

 30分鐘教你知-感恩祭 (三)



路加福音 15章1-3,11-32節

  1.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,為聽他講道。
  2. 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:「這個人交接罪人,又同他們吃飯。 」
  3. 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:

蕩子的比喻 

  1. 耶穌又說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,
  2. 那小的向父親說: 父親,請把我應得的一份家產給我罷! 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。
  3. 過了不多幾天,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,就往遠方去了。他在那裏荒淫度日,耗費他的資財。
  4. 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後,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,他便開始窮困起來。
  5. 他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;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去放豬。
  6. 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,可是沒有人給他。
  7. 他反躬自問:我父親有多少傭工,都口糧豐盛,我在這裏反要餓死!
  8. 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裏去,並且要給他說:父親! 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。
  9. 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,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!
  10. 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裏去了。他離得還遠的時候,他父親就看見了他,他動了憐憫的心,跑上前去,撲到他的脖子上,熱情地親吻他。
  11. 兒子向他說:父親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,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!
  12. 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: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,把戒指戴在他手上,給他腳上穿上鞋,
  13. 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,我們應吃喝歡宴,
  14.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,失而復得了;他們就歡宴起來,
  15. 那時,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裏,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,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,
  16. 遂叫一個僕人過來,問他這是什麼事。
  17. 僕人向他說:你弟弟回來了,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,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。
  18. 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,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。
  19. 他回答父親說:你看,這些年來我服事你,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,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,讓我同我的朋友歡宴;
  20. 但你這兒子同娼妓耗盡了你的財產,他一回來,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。
  21. 父親給他說:孩子! 你常同我在一起,凡我所有的,都是你的;
  22. 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,失而復得,應當歡宴喜樂!」


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

30分鐘教你知 感恩祭禮(二)

 30分鐘教你知 感恩祭禮(二)



路加福音 13章1-9節

 悔改的必要 

  1. 正在那時,來了幾個人把有關加里肋亞人的事,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,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事,報告給耶穌。
  2. 他回答說:「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,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,才遭此禍害嗎﹖
  3. 不是的。我告訴你們:如果你們不悔改,你們都要同樣喪亡。
  4. 或如史羅亞塔倒下,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,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債更大嗎﹖
  5. 不是的。我告訴你們:如果你們不悔改,你們都要同樣喪亡。」
  6. 他講了這個比喻說:「有一個人曾將一棵無花果樹,栽在自己的葡萄園內。他來在樹上找果子,但沒有找到,
  7. 便對園丁說:你看,我三年來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,但沒有找到,你砍掉它罷,為什麼讓它荒廢土地﹖
  8. 園丁回答說: 主人,再容它這一年罷! 待我在它周圍掘土,加上糞;
  9. 將來如果結果子就算了;不然的話,你就把它砍了。」

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9章28-36節

 耶穌顯聖容 

  1. 耶穌帶著伯多祿、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。
  2. 正當衪祈禱時,衪的面容改變,衪的衣服潔白發光。
  3. 忽然,有兩個人,即梅瑟和厄里亞,同衪談話。
  4. 他們出顯在光耀中,談論耶穌的去世,即衪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。
  5. 伯多祿和同衪在一起的,都昏昏欲睡。他們一醒,就看見衪的光耀和在衪旁待立的兩個人。
  6. 那二人正要離開時,伯多祿對耶穌說:「老師,我們在這裡真好! 讓我們搭三個帳棚:一個為你,一個為梅瑟,一個為厄里亞。」他原來不知道說什麼了。
  7. 他說這話的時候,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。他們進入雲彩時,門徒們就害怕起來。
  8. 雲中有聲音說:「這是我的兒子,我所揀選的,你們要聽從衪!」
  9. 正有這聲音時,只見耶穌獨自一人。在那些日子,他們都守了秘密,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。


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

30分鐘教你知

 30分鐘教你知

關俊棠神父為我們分享簡短信仰及教理


路加福音 6章 39-45節

 批評自己要謙遜老實 

  1. 衪又向他們講比喻說:「瞎子豈能給瞎子領路?不是兩人都要跌在坑裏嗎?
  2. 沒有徒弟勝過師父的:凡受過完備教育的,僅相似自己的師父而已。
  3. 怎麼,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,而你眼中的大樑,倒不理會呢?
  4. 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:兄弟,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! 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?假善人啊!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,然後纔看得清楚,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。
  5. 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,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。
  6. 每一棵樹,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。人從荊棘上收不到無花果,從茨藤上也剪不到葡萄。
  7. 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,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,因為心裏充滿什麼,口裏就說什麼。


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6章17,20-26節

 山中聖訓 真福與真禍 

  1. 耶穌同他們下山,站在一塊平地上,有衪的一大群門徒和很多從猶太、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邊來的群眾,

  1. 耶穌舉目望著自己的門徒說:「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,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。
  2. 你們現今飢餓的是有福的,因為你們將得飽飫。你們現今哭泣的是有福的,因為你們將要歡笑。
  3. 幾時,為了人子的緣故,人惱恨你們,並棄絕你們並且以你們的名字為可惡的,而加以辱罵詛咒,你們才是有福的。
  4. 在那一天,你們歡喜踴躍吧! 看,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,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先知。
  5. 但是你們富有的是有禍的,因為你們已經獲得了你們的安慰。
  6. 你們現今飽飫的是禍的,因為你們將要飢餓。你們現今歡笑的是有禍的,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。
  7. 幾時,眾人都誇讚你們,你們是有禍的,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假先知。


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5章1-11節

 召伯多祿和其他門徒 

  1. 有一次,耶穌站在革乃撒勒湖邊,群眾擁到衪前要聽天主的道理。
  2. 衪看見兩隻船在湖邊停著,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。
  3. 衪上了其中一隻屬於西滿的船,請他把船稍為划開,離開陸地;耶穌就坐下,從船上教訓群眾。
  4. 一講完了,就對西滿說:「划到深處去,撒你們的網捕魚吧!」
  5. 西滿回答說:「老師,我們已整夜勞苦,毫無所獲;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。」
  6. 他們照樣辦了,網了許多魚,網險些破裂了。
  7. 他們遂招呼別隻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。他們來到,裝滿了兩隻船,以致船也幾乎下沈。
  8. 西滿伯多祿一見這事, 就跪伏在耶穌膝前說:「主,請你離開我,因為我是個罪人。」
  9. 西滿和同他一起的人,因了他們所捕的魚,都驚駭起來。
  10. 他的夥伴,即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若望,也一樣驚駭。耶穌對西滿說:「不要害怕! 從今以後,你要做捕人的漁夫!」
  11. 他們把船划到岸邊,就捨棄一切,跟隨了衪。


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2章22-40節

 受割損與獻於聖殿 

  1. 按梅瑟的法律,一滿了他們取潔的日期,他們便帶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獻給上主,
  2. 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記載的:『凡開胎首生的男性,應祝聖於上主。』
  3. 並該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,獻上祭物:一對斑鳩或兩隻鶵鴿。
  4. 那時,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,名叫西默盎。這人正義虔誠,期待以色列的安慰,而且聖神也在他身上。
  5. 他曾蒙聖神啟示: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,決見不到死亡
  6. 他因聖神的感動,進了聖殿;那時,抱著嬰孩耶穌的父母正進來,要按著法律的慣例為衪行禮。
  7. 西默盎就雙臂接過衪來,讚美天主說:
  8. 「主啊! 現在可照你的話,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!
  9. 因為我親眼看見了你的救援,
  10. 即你在萬民之前早準備好的:
  11. 為作啟示異邦的光明,你百姓以色列的榮耀。」
  12. 他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他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。
  13. 西默盎祝福了他們,又向衪的母親瑪利亞說:「看,這孩子已被立定,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,並成為反對的記號──
  14. 至於妳,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──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。」
  15. 又有一位女先知亞納,是阿協爾支派法奴耳的女兒,已上了年紀。她出閣後,與丈夫同居了七年,
  16. 以後就守寡,直到八十四歲。她齋戒祈禱,晝夜事奉天主,總不離開聖殿。
  17. 正在那時刻,她也前來稱謝天主,並向一切希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,講論這孩子。

聖家回納匝肋 

  1. 他們按著上主的法律,行完了一切,使返回了加里肋亞,他們的本城納匝肋。
  2. 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,充滿智慧,天主的恩寵常在衪身上。

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

若望福音 1章1-12節

 聖言降生為人 

  1. 在起初已有聖言,聖言與天主同在,聖言就是天主。
  2. 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。
  3. 萬有是藉著衪而造成的;凡受造的,沒有一樣不是由衪而造成的。
  4. 在衪內有生命,這生命是人的光。
  5. 光在黑暗中照耀,黑暗決不能勝過衪。
  6. 曾有一人,是由天主派遣來的,名叫若翰。
  7. 這人來,是為作證,為給光作證,為使眾人藉他而信。
  8. 他不是那光,袛是為給那光作證。
  9.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,正在進入這世界;
  10. 衪已在世界上;世界原是藉衪造成的;但世界卻不認識衪。
  11. 衪來到了自己的領域,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衪。
  12. 但是,凡接受衪的,衪給他們,即給那些信衪名字的人權能,好成為天主的子女。


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

路加福音 1章1-4節, 4章14-21節

 

  1. 德敖斐羅鈞座:關於在我們中間所完成的事蹟,已有許多人,
  2. 依照那些自始親眼見過,並為真道服役的人所傳給我們的,
  3. 著手編成了記述,我也從頭仔細訪查了一切,遂立意按著次第給你寫出來,
  4. 為使你認清給你所講授的道理,正確無誤。

在納匝肋講道 

  1. 耶穌因聖神的德能,回到加里肋亞。衪的名聲傳遍了臨近各地。
  2. 衪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,受到眾人的稱揚。
  3. 衪來到了納匝肋,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;按他們的慣例,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,並站起來要誦讀。
  4. 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衪;衪遂展開書卷,找到了一處,上邊寫說:
  5. 『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,因為衪給我傅了油,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,向俘虜宣告釋放,向盲者宣告復明,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,
  6. 宣佈上主恩慈之年。』
  7. 衪把書卷捲起來,交給侍役,就坐下了。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衪。
  8. 衪便開始對他們說:「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,今天應驗了。」


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

若望福音 2章1-11節

 初行奇蹟 

  1. 第三天, 在加里肋亞加納有婚宴,耶穌的母親在那裏;
  2. 耶穌和衪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婚宴。
  3. 酒缺了,耶穌的母親向衪說:「他們沒有酒了。」
  4. 耶穌回答說:「女人,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?我的時刻尚未來到。」
  5. 衪的母親給僕役說:「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,你們就作什麼。」
  6. 在那裏放著六口石缸,是為猶太人取潔禮用的;每口可容納兩三桶水。
  7. 耶穌向僕役說:「你們把缸灌滿水吧!」他們就灌滿了,直到缸口。
  8. 然後,耶穌給他們說:「現在你們舀出來,送給司席。」他們便送去了。
  9. 司席一嘗已變成酒的水──並不知是從那裏來的,舀水的僕役卻知道──司席便叫了新郎來,
  10. 向他說:「人人都先擺上好酒,當客人都喝夠了,才擺上次等的;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。」
  11. 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,是在加里肋亞納匝肋行的;衪顯示了自己的光榮,衪的門徒們就信從了衪。


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

馬爾谷福音 2章1-12節

 賢士來朝

  1. 當黑落德為王時,耶穌誕生在猶大的白冷; 看,有賢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, 說:
  2. 「才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哪裏﹖我們在東方見到了衪的星,特來朝拜衪。 」
  3. 黑落德王一聽說,就驚慌起來,全耶路撒冷也同他一起驚慌。
  4. 他便召集了眾司祭和民間的經師,仔細考問他們:默西亞應當生在哪裏。
  5. 他們對他說:「在猶太的白冷, 因為先知曾這樣記載:
  6. 『你猶大的白冷啊!你在猶大的群邑中,決不是最小的,因為將由你出來一位領袖,衪將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。』
  7. 於是黑落德暗暗把賢士叫來,你細詢問他們那星出現的時間;
  8. 然後打發他們往白冷去,說:你們去仔細尋訪嬰孩, 幾時找到了給我報信,好讓我也去朝拜衪。 」
  9. 他們聽了王的話,就走了。 看,他們在東方所見的那星,走在他們前面,直至來到嬰所在的地方,就停在面。
  10. 他們一見到那星,極其高興喜歡。
  11. 他們走進屋內,看見嬰兒和他的母親瑪利亞, 遂俯伏朝拜了衪,打開自己的寶匣,給衪奉獻了禮物,即黃金、乳香和沒藥。
  12. 他們在夢中得到啟示,不要回到黑落德那裏,就由另一條路返回自己的地方去了。